小巷像一條流淌著人間煙火、世間風情的河,靜靜流淌,悠悠遠去。它從古淌到今,從春淌到冬。
小巷雖小,卻大有味道。
“小樓一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”“深巷賣櫻桃,雨余紅更嬌”“一夜南風吹汶水,古榆深巷已聞蟬”。古人似乎對深巷情有獨鐘,一句句詩寫盡了深巷中的雞鳴犬吠,人間百態(tài)。小巷彎彎曲曲,悠悠長長,一眼望不到頭。小巷是一個窗口,兩邊的房屋林立,門開著或關(guān)著,都讓人想一探究竟。
“撐著油紙傘,獨自彷徨在悠長、悠長又寂寥的雨巷,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(jié)著愁怨的姑娘?!痹娙舜魍娴摹队晗铩纷屜掠陼r的小巷變得風情萬種,不管有沒有偶遇到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,雨巷都已經(jīng)變得多情而又讓人著迷了。
而我喜歡去小巷的那個菜店買菜,那對父子的菜非常新鮮,水靈靈的本地芹菜散發(fā)著濃烈的芹菜香,剛剛上市的冬筍,就在門口堆著,上面還帶著泥土……店雖小,里面卻擠滿了人。我總是擠在一堆大爺大媽里,挑選自己喜歡吃的新鮮蔬菜。
我還喜歡去小巷最邊上那家專賣桐廬特產(chǎn)的店。那個婦人總是穿得干凈清爽,頭發(fā)總是梳得整整齊齊,總是笑著招呼進店的客人。門口有壇子,裝了白花花的酒釀,婦人會把酒釀裝在一個塑料碗里稱,稠一點或者稀一點都可以,多一點少一點也隨你;柜臺上,有一打打酒釀饅頭;籃子里,是剛剛做好的豆腐干……一到周末,我就要來這家小店。這些食物全是我小時候的味道,和記憶里的一模一樣。
小巷入口,有個大叔擺了一個剪頭發(fā)的攤,顧客一般是老年人。小巷深處,有飄香的炒貨店、琳瑯滿目的水果店、需要尋覓的小眾美食店,這些店原本是為了方便小巷兩邊的人家而開,但有些早餐店,因為店家美食做得地道,便引來整個城市的食客。
這條叫金丹巷的小巷里,盛滿了人間煙火和世間風情。
(厲勇)
(編輯: 廣州網(wǎng) 龍煜)